吐司,是英文toast的音譯,粵語廣東話叫多士,西方面包,在歐式早餐中常見。主要成份為中筋面粉、酵母粉、糖、鹽、蛋白(用于烤出吐司上方金黃色的外皮)。經由攝氏約190度的烤爐,烤約30分鐘,出爐后冷卻切片。面包經過加熱后,表面逐漸變成褐色。這種變化過程稱為美拉德反應,夾入火腿或蔬菜后即為三明治。傳說吐司是源于法國,民間流傳這樣的故事。
烤面包是由一位法國人Grard Depardieu于1491年發明的,發明的原因其實是因為“意外”,是因為別的原因而發現了另一個更好的東西。這位先生一直想要發明一種機器可以把一片一片的面包變成黃金,后來被法國國王知道了,國王限他兩個星期要把這種可以把面包變成黃金的機器發明出來,當然,最后他并沒有成功的發明,最后只好拿著面包和烤面包機硬著頭皮去見國王。 當面包從烤土司機器中跳出來時,大家一看也知道那不是黃金,這位先生差點要被砍頭了,臨門一腳,在土司上放了奶酪獻給國王吃。 國王吃了之后,覺得真是美味,簡直比黃金更有價值,于是沒有砍他的頭,并且命名為這種面包為“土司”(Toast)。 Toast是這位國王的女兒的名字,因此,就有了現在的吐司。
本網站旨在傳播弘揚世界美食文化,文章部份原創外其他故事源于網絡整理。如涉及版權問題及內容不符,請及時拔打0754-88485995與我們聯系更改或刪除! |
在我國古代,唐詩是一種起源文化的另類代表,在唐詩的鼎盛時期過后便是宋朝的到來,于是便出現了宋詞,當然宋詞的出現是在唐詩的基礎上而發展起來的,但是宋詞卻又發展出了一種屬于自己的獨特韻味?! 〔⑶以谒卧~中會出現筍的身影,尤其是在南宋詩歌中會經常性出現,可以說是宋代詩詞詩歌的一種創新變革,同時也反映出宋代詩人跟唐代詩人創作心理變化的不同以及心態的變化。 ...
說起臺灣小吃,你想到的是什么?炸雞排,芋圓,還是……永和豆漿? 雖然聽起來沒有前兩者那么誘人,但對于大陸吃貨來說,永和豆漿無疑是最熟悉的臺灣小吃之一。豆漿油條,蛋餅飯團,都是很多人習以為常的工作日早餐。 臺灣永和豆漿店里的小吃 前段時間,我們去了臺灣,想嘗嘗當地的永和豆漿,吃起來跟大陸是不是一樣。沒想到,竟然扯出永和豆漿的一系列身世秘密—— “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