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n id="fjtzz"></dfn>
當前位置: 首 頁>品牌故事>中國

北京稻香村:“京味“美食的符號


  在北京,只要提到“糕點”二字,都會不禁想起名店“北京稻香村”,牛舌餅、蜂蜜蛋糕、薩其馬、鮮花玫瑰餅、自來紅、自來白……北京稻香村已成為“京味”美食符號。

  北京稻香村有著120年的歷史,這家老字號于清光緒21年(1895年),由南京人郭玉生帶領幾位深諳南味糕點食品制作技藝的伙計,北上進京創立了京畿南味食品“第一家”,并冠名“稻香村南貨店”,為老北京美食添加了尤為濃墨重彩的一筆。


 1895年,北京稻香村在前門大街開張

  稻香村南貨店坐落在前門外觀音寺(現大柵欄西街東口路北),幾間門臉房,經過一番整修和準備,打出了“稻香村”的字號。開張之日就門庭若市、生意興隆,給吃慣了北方風味食品的北京人帶來了更加精細的南點。

  掌柜一直以主顧是店鋪的衣食父母為信條,做生意要信義當前。作家謝冰心、京劇名角譚富英等常到北京稻香村購物。一次,冰心來到店里買了一些熟食和南點,店伙計包好算賬時,冰心才發現身上沒有帶錢?;镉嬇苌隙钦埑隽苏乒竦?。老掌柜一見是熟人,滿臉笑意,忙說:“東西您先拿去用,下次來一塊算就行了!”多年之后,冰心老人憶起此事,對稻香村誠信的生意經仍贊不絕口。

  1916年,店里的兩名伙計自恃技藝學成,在觀音寺街老店的對過自立門戶,掛起“桂香村”牌子,用同樣的南味糕點鋪子與老東家分道揚鑣。同后,又有伙計離開,并在東安市場打出“稻香春”的字號。此后,出現了幾家南味糕點派系爭霸京城的局面。

  1926年,由于國內軍閥混戰、政局飄搖不定、民不聊生 ,曾經名震燕趙的稻香村老店難以維系,關張閉店。

  歷經新舊中國的命運大決戰,迎來了人民解放的春天,政府倡導“恢復發展名廠、名店、名特產品”, 傳統老字號看到了回歸的曙光。

  1983年,在漫漫半個多世紀之后,歇業太久的稻香村老店回歸在即。東直門內改建廠房,東四大街重置店面,招募待業青年充實食品工人隊伍,老店再獲新生。1994年9月,北京稻香村食品集團公司正式組建,2005年改制為北京稻香村食品有限責任公司,如今已成為中國大型的傳統糕點食品企業。

  北京稻香村能有今天的成就,和幾代“老掌柜”的努力是分不開的,沒有“老掌柜”的“傳幫帶”,沒有北京稻香村千百員工的兢兢業業,就沒有今天的北京稻香村。

 

北京稻香村第五代傳人劉振英先生

  掌握稻香村南味糕點技藝的劉振英成為北京稻香村的第五代傳承人,在劉振英的帶領下,北京稻香村秉承老一輩留下的經營理念,如“貨真價實、童叟無欺”、“人叫人千聲不語,貨叫人點手自來”、“好吃不好吃,嘴是試金石”等,傳承著老字號的精髓。

  而現今的北京稻香村董事長、總經理畢國才到北京稻香村已經30年。15年時間里他都是師從劉振英老掌柜,不管是最初的小伙計還是后來的總經理,他都在老掌柜的身邊虛心求教,這種耳濡目染讓北京稻香村的文化和事業在這里得到更大程度上的傳承和弘揚。

  劉振英之所以把稻香村的領導權交給畢國才,其中頗有緣由。畢國才原來學的是中醫,稻香村復業不久,已33歲的他決定棄醫從商,投入到當時前景并不看好的稻香村旗下,從當學徒開始了新的人生軌跡。如今在稻香村,流傳著當年劉振英考查畢國才的一個小故事。

  話說畢國才剛來到稻香村不久,正學站柜臺。一天,劉振英來到公司門店柜臺前說要買一盒兩分錢的火柴,當即給了畢國才一毛錢。畢國才當時已知道對方是公司的一把手,按常理,很多人想當然認為公司老總要小小的一盒火柴,隨便拿去用即是了。畢國才卻認真地接過劉振英遞過來的一角錢,同時把一盒火柴和找零的八分錢交給對方。多年以后,畢國才方才得知,這是劉振英在暗中考核他,看他是否徇私。就此事劉振英還曾在公司領導人會議上表態說:“這個小伙子可用”。從此,畢國才一路從稻香村學徒到門店經理、公司副總經理,一直坐到總經理的位置。

  在復業之初,劉振英以身作則,要求全體干部職工“早來點、晚走點、多干點”的創業精神,讓老字號北京稻香村重新發展壯大,也培養出了一支實干的干部職工隊伍。劉振英退休后,在北京稻香村摸爬滾打多年的畢國才挑起了集團總經理的擔子,不但堅持傳承“老三點”精神,還提出了“新三點”精神,即“多學點、提高點、創新點”。

  “新三點”精神適應了北京稻香村的進一步發展,使北京稻香村的員工創造了令人矚目的業績。正因為這種傳承下的創新,使“百年瑰寶”北京稻香村變得越來越有生機、越來越有活力。

  人們只知道北京稻香村的粽子米香棗甜口感好,卻不知那是因為它的糯米選自黑龍江五常和吉林舒蘭,要求新鮮、圓粒、色白、香糯;棗選用的是若羌灰棗,產于新疆若羌地區,那里晝夜溫差大,棗的營養及糖分含量較高;粽葉產自浙江。這樣的粽子才屬于北京稻香村。

  北京稻香村以優質的產品在北京迅速打開了局面,在不經意間完成了一次華麗轉身,但是能有今天的驚人發展速度,老字號并不是只靠過去的積累坐吃山空,而是與時俱進,源源不斷地創新。

  北京稻香村有自己的研發部,以前是研發什么生產、銷售什么,但是現在整個順序來了個大顛倒,要看消費者需要什么,只要顧客有需要,他們就愿意恢復。從流行的肉松餅到燕麥巧克力,北京稻香村始終跟隨著顧客的需求對產品加以研發、創新。

  此外,北京稻香村在營銷上也做得很有特色。他們改變了守株待兔式的營銷模式,把文化體驗式營銷作為自己的營銷模式,而且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自2006年以來,北京稻香村充分弘揚傳統文化,七夕推出巧果,發揚“乞巧節”文化;中秋節舉辦“情送五環月”公益活動;重陽節向百歲老人饋贈重陽花糕;元宵節大觀園里賞花燈;春節征集春聯及家書活動。

  如今,走進北京稻香村的連鎖店,不光是精細考究的各式糕點、新鮮的熟肉、用豆制品做成的幾十種全素宮廷菜、各種干果炒貨,還有在別處難得一見的江米酒釀、年糕、炒紅果等傳統美食令人垂涎欲滴,稻香村營業部每天門庭若市,早已成為北京商業區中最熱鬧的一景。


瀏覽: 次      



  •   本網站旨在傳播弘揚世界美食文化,文章部份原創外其他故事源于網絡整理。如涉及版權問題及內容不符,請及時拔打0754-88485995與我們聯系更改或刪除!


  • 最新推介
    • 云南高山野生竹筍

        在我國古代,唐詩是一種起源文化的另類代表,在唐詩的鼎盛時期過后便是宋朝的到來,于是便出現了宋詞,當然宋詞的出現是在唐詩的基礎上而發展起來的,但是宋詞卻又發展出了一種屬于自己的獨特韻味?! 〔⑶以谒卧~中會出現筍的身影,尤其是在南宋詩歌中會經常性出現,可以說是宋代詩詞詩歌的一種創新變革,同時也反映出宋代詩人跟唐代詩人創作心理變化的不同以及心態的變化。 ...

    • 吃了那么多年永和豆漿,你卻不知道“永和”在哪?

      說起臺灣小吃,你想到的是什么?炸雞排,芋圓,還是……永和豆漿?  雖然聽起來沒有前兩者那么誘人,但對于大陸吃貨來說,永和豆漿無疑是最熟悉的臺灣小吃之一。豆漿油條,蛋餅飯團,都是很多人習以為常的工作日早餐。   臺灣永和豆漿店里的小吃  前段時間,我們去了臺灣,想嘗嘗當地的永和豆漿,吃起來跟大陸是不是一樣。沒想到,竟然扯出永和豆漿的一系列身世秘密——  “永...

    產品推薦

    Contact US

    聯系我們

    ADD

    中國·廣東

    15362309995 0754-82553777

    地址:中國 · 汕頭

    日本一卡二卡新区乱码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