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年,我們在喝(jiu)酒(gui)的偉大航路上也不能止步,
葡萄酒島上的人很勤勞但心思多,骨子里誰也不服誰;
啤酒島的人就愛搞事情,路子野嗓門大;
威士忌島的住民很安靜,最喜歡泥煤和橡木;
雞尾酒的島上只有夜晚。
每一種酒都有自己的浪漫,而我們今天介紹的是清酒。
葡萄酒酸、啤酒苦、烈酒辣,清酒味道似乎最平易近人,常會伴有喜人的花香和甜美的果味,可以說人見人愛了。夏天能冰飲,冬天能加熱,那么好喝的酒,很多人卻沒有試過,太可惜了!
所以我們決定開啟一個新的品類,為大家提供易讀的清酒知識和好喝的酒!
今天推薦的清酒,來自很會用米的酒廠——天山酒造。
旗下的兩款:
“七田 純米 七割五分磨”
“七田 純米吟釀”
選這兩支酒的理由有三個:
酒莊對米研究的非常深,“純米吟釀”和“高精純米”對比著喝
可能是對酒米最執著的清酒酒莊
天冷了,低精純米特別適合加熱喝
不是只有大吟釀才算好清酒
不是只有大吟釀才算好清酒
看過我們的清酒百科就知道,清酒有很多級別,比如這張圖這些:
其實也可以根據口感簡單分為兩類:純米酒(即表格中的“純米酒”)和吟釀類(如吟釀、大吟釀、純米大吟釀)。
一般來說,前者普遍香氣淡,但口腔中味道濃,后者香氣華麗,但口味相對淡薄。兩者各有所長。
“純米吟釀”其實也算吟釀,是口感和香氣都有的風格,但不是最極致。
吟釀類的酒和純米酒完全是兩種風格,很難說誰好誰壞。但吟釀需要磨去大量的米獲得純凈的口感,所以成本高價格貴。很多時候,選純米酒或純米吟釀,反而好喝又便宜。
好的酒,酒莊一定有奧秘
七田誕生的酒廠叫天山酒造,位于日本南部的佐賀地區。實際上酒廠不止生產清酒,還生產燒酒和利口酒。七田是天山酒造旗下的一個產品系列,除了“七田”,他們的主要品牌還有“天山”、“巖の蔵”等等,“七田”同時也是家族的姓氏。而天山酒造的純米酒水準高,可能和這兩點有關:
奧秘一 名水百選
天山酒造的水來自“天山”的支流祗園河,是日本的“名水百選選”之一,也是日本Top100最純凈的水源,水質偏硬,適合釀造滋味比較強烈的純米酒。
順帶一提,祗園河是著名的“源氏螢”觀賞景點,每年五六月可以看到漫山的螢火蟲。
奧秘二 | 酒米魔王
家族記載始于1861年,一開始做磨坊的生意,制面和磨米賣給別家的酒廠是主要生意,1875年才開始釀酒,但之前已經做了14年磨米生意。
三代目七田秀一是戰后日本農業復興的先驅,一輩子都在研究米,還在酒廠邊上創立了天山農業大學專門研究種米。
大多清酒廠都是買米釀酒,但七田家自己種米,直至今日。像這樣能從源頭把控原料的酒廠少之又少。
2005年,他們還建立了一個「天山酒米栽培研究會」組織,專門研究佐賀地區酒米的種植。
他們只用佐賀地區的酒米。佐賀是米的名產地,除了“山田錦”、“西海134號”、“佐賀の華”這類釀酒用米。做壽司的米也很有名,比如“日本晴”和“麗峰”。
不同清酒廠擅長的領域不同,有些只生產大吟釀(像獺祭),有些只生產不殺菌的生酒。七田家至今5代人,從一開始替人磨米,到自己種米,再到開種植學校,140多年都在和米打交道。
這是我見過對“酒米”研究造詣最深的酒廠,他們信奉的釀酒哲學也是“好米才能釀好酒”。所以純米酒好喝,不是沒有原因的。
當然,得獎也是家常便飯了。
這兩支酒喝起來如何?
甜美的蜜瓜香氣和一點點米香,口腔中也是蜜瓜的甜美滋味為主,少許鮮味和香料的辛辣感,收口很干,結束后是谷物的回味。具備“純米吟釀”兼具口感和香氣的優點,屬于人人都愛的類型。
純米酒也可以熱著喝
熱清酒的過程充滿儀式感,那溫暖的口感也讓人欲罷不能。但不是所有的清酒都適合加熱的。
比如這些:
吟釀酒,吟釀酒注重香氣,加熱會讓香氣跑光光;
起泡酒,氣泡比香氣跑的更快;
甘口酒,加熱會放大甜味,本來就甜的清酒,加熱后就有些膩了。
但辛口的純米酒很合適,加熱之后,會讓酸甜鮮味都更突出,剛好放大了純米酒的優點。尤其是“低精純米”,比一般純米辛辣感弱,非常適合熱飲。
那自己在家怎么加熱呢?
選項1:有清酒壺,就把裝滿清酒的壺放到80度左右的熱水里溫個5分鐘。
選項2:沒有清酒壺咋辦?把清酒倒在200ml的陶瓷杯里,微波爐叮40秒就好啦?。ㄓ貌AП訜嵋部梢?,但是要小心燙手噢)
好啦,今年第一款酒,不如來個清酒?
本網站旨在傳播弘揚世界美食文化,文章部份原創外其他故事源于網絡整理。如涉及版權問題及內容不符,請及時拔打0754-88485995與我們聯系更改或刪除! |
在我國古代,唐詩是一種起源文化的另類代表,在唐詩的鼎盛時期過后便是宋朝的到來,于是便出現了宋詞,當然宋詞的出現是在唐詩的基礎上而發展起來的,但是宋詞卻又發展出了一種屬于自己的獨特韻味?! 〔⑶以谒卧~中會出現筍的身影,尤其是在南宋詩歌中會經常性出現,可以說是宋代詩詞詩歌的一種創新變革,同時也反映出宋代詩人跟唐代詩人創作心理變化的不同以及心態的變化。 ...
說起臺灣小吃,你想到的是什么?炸雞排,芋圓,還是……永和豆漿? 雖然聽起來沒有前兩者那么誘人,但對于大陸吃貨來說,永和豆漿無疑是最熟悉的臺灣小吃之一。豆漿油條,蛋餅飯團,都是很多人習以為常的工作日早餐。 臺灣永和豆漿店里的小吃 前段時間,我們去了臺灣,想嘗嘗當地的永和豆漿,吃起來跟大陸是不是一樣。沒想到,竟然扯出永和豆漿的一系列身世秘密—— “永...